首页 » 港口投资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港口竞争力铸就国家竞争力

0

  港口竞争力铸就国家竞争力,国家竞争力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港口竞争力始于港口,源于竞争,是一国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从深圳开始的经济改革,以点成线,以线成面,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呈梯度推进。除了由沿海逐步向中部和西部推进之外,海洋的开发不可忽视。这样,以港口为依托,向其两翼发展,有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发展。2000 年中央提出 2020 年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如果没有以港口竞争力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上述目标是难以实现的。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命题和经济研究的价值所在。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必要性

  欧洲港口委员会(2002)将港口定义为“运输商品装卸的枢纽”。美国交通部(1992)将港口定义为“物流活动的市场、经济发展的引擎”。中国交通部(1997)则把港口理解为“运输货物的集散地”。不管是枢纽、市场,还是集散地,港口的基本功能都是易于停靠船舶。

  克拉克松(1992)认为,港口竞争是港口营运人之间为获得利润而展开的博弈。维克曼斯(2000)认为,港口竞争是经营者受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驱使而进行的商业角逐。港口竞争受以下因素影响:(1)货主需求;(2)运输生产条件;(3)对手的竞争力;(4)港口政策;(5)经济环境。Verhoeff(1997) Goss(1990)认为,竞争主体拥有下列三种形式的竞争:(1)不同经营者服务于相同货主或船东在同一港口的竞争;(2)不同经营者服务于不同货主或船东在同一港口的竞争;(3)不同经营者服务于不同货主或船东在不同港口的竞争。然而,笔者(1999) Goss(2000)断言,全球化会使中国港口竞争变得更加复杂。中国的港口竞争分三个层次展开,即当地的、地区的和国家间的竞争。

  在波特的主张中可以发现对笔者这一观点的支持。波特主张,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在所有行业都具有竞争力,而只能是在其特殊的行业取得成功,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繁荣。英国港口业的兴旺曾给英国经济带来了无限的繁荣,这种繁荣也因港口政策的失败和竞争力的削弱而日益萎缩。美国则恰当地实施了港口竞争战略,使其经济得以持久繁荣。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 理论是美国经济管理学家 CK・普拉霍莱德、G・哈米尔在他们的经典论文《公司的核心能力》(1990)中首次提出来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资源。核心竞争力既是公司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和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知识体系,也是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知识与资产互补的体系,是公司竞争能力的基础。蒂斯、皮萨诺和舒恩(1991)则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提供企业在特定经营中的竞争能力和支柱优势基础的一组相异的技能、互补性资产和规则。而巴顿(1992)则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核心竞争力理论引发了企业基本价值观的重新思考和思维方式的嬗变,并从更深层面和更长远的视角进化了企业竞争的发展战略观,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企业只有充分调动和有效运用各种资源,卓有成效地培养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Weston (1990)从合并兼并的角度对美国打造港口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很多港口企业正是通过并购来构建新的、更高层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港口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一般而言,港口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模式有两种:一是自我发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并购某些具有专长的企业,或与拥有互补优势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与自我发展构建港口企业核心竞争力相比,港口企业并购具有时效快、可得性和低成本等特点。通过并购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低成本性主要体现在从事收购的港口企业有时比目标企业更知道它拥有的某项资产的实际价值。经过合并兼并后,美国组成了 2家全球巨人式的港口营运企业,多家小的港口营运企业,这既有利于本土港口的竞争,又有利于全球范围港口的竞争。美国交通部港口研究所和美国各高校为港口竞争力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笔者(2002)对中国各港口吞吐量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定量分析法根据货物类型和港口相关情况,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港口货物流量和财务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运用建立回归模型的方法预测未来的货物流量水平,用因素分析来分析港口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多种方法的使用对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检验,并转变成与港口政策和经济相关的结论。Winkelmans (1999) 博士从港口法律和港口政策的角度对欧洲港口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具有代表意义的是荷兰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鹿特丹港务局合作承担重建鹿特丹-安特卫普港口的建设任务。通过补贴政策,鹿特丹港和安特卫普港迅速崛起,在港内建起了先进的装卸设备和仓库,并由港务局管理。从 20 世纪 70年代至 90 年代,港务局投资被限定在基础设施上,而港口的建设完全留给私人来投资。现在,港务局只提供公共服务(港口交管系统、信息系统),货主、船东、营运商和企业的投资开发使港口更具吸引力,国家竞争力、城市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得以充分体现。该地区的竞争力不仅远远胜出欧洲其他国家,而且经济得以良性发展。以安特卫普大学维克曼斯教授为首的研究机构和欧洲港口研究中心为欧洲的港口竞争战略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纵观当代竞争力理论文献、港口计量文献和港口实证研究文献,为我们完成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港口竞争力研究的目标打下了基础。

2 基本思路和方法

  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按照以下思路开展研究:

  (1)重点将中国各港口不同产品的吞吐量进行归纳整理,将富数据和贫信息分别用神经网络系统和灰色模 型进行处理,找出各港口不同产品的吞吐量、国际贸易 与国民经济发展的一般关系。

  (2)将难度较高的尼斯系数中的 5 组基础数据的 30多个指标根据(1)中得出的数据,得出尼斯系数的有关 中国港口竞争力排序并作定性分析。

  (3)根据(2)得出的定量分析的指标与财务比率指标 进行定量排序,将尼斯系数与港口企业财务比率进行比 较分析,得出中国港口竞争力的综合排序指标。

  (4)将波特竞争战略和安特卫普港口核心竞争力模型与中国港口竞争力进行优劣分析,试图建立中国国际航运中心经济发展理论框架,制定出贸易型、加工型、转口型与综合性的中国港口竞争战略。这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

  (5)为保证中国港口竞争战略的实施,借鉴渐进式、 激进式、强势式和弱势式的各国港口政策,形成具有中 国港口发展的竞争政策。

3 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对港口企业而言,一个多元化、集团化和股份化的所有制具有内生的竞争力;对航运中心而言,一个高效、经济和安全的结构打造出核心竞争力;对港口经济而言,一个可持续、均衡和平等的产业结构产生出不竭的竞争力;对中央政府而言,一个竞争、稳定和高效的市场环境创造出永恒的竞争力。本文将致力于对港口企业、航运中心、港口经济和中央政府的政策制定方面竞争力观点的创新研究。

文章有条评论
2009-01-04 08:11:41中国国际海运网网友
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的竞争力报告比社科研的城市竞争力报告有什么区别?问问刘斌。
2008-08-01 14:52:26中国国际海运网网友
说的好,仔细想一想确实是对中央政府而言,一个竞争、稳定和高效的市场环境创造出永恒的竞争力。
2008-04-28 13:09:04gegewu
欧洲港口委员会(2002)将港口定义为“运输商品装卸的枢纽”。美国交通部(1992)将港口定义为“物流活动的市场、经济发展的引擎”。中国交通部(1997)则把港口理解为“运输货物的集散地”。不管是枢纽、市场,还是集散地,港口的基本功能都是易于停靠船舶。
2008-04-01 17:56:41中国国际海运网网友
对港口企业而言,一个多元化、集团化和股份化的所有制具有内生的竞争力;对航运中心而言,一个高效、经济和安全的结构打造出核心竞争力;对港口经济而言,一个可持续、均衡和平等的产业结构产生出不竭的竞争力;对中央政府而言,一个竞争、稳定和高效的市场环境创造出永恒的竞争力。 结论就非常创新了,佩服!
页 总计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请登录后发布评论昵称: 密码:
验证码:
航贸百科
危险货物标志危险化学品标志 国际危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