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威瑞泰公司相对简陋的办公室内,46岁的张超明回忆起自己和朋友一起回国创业的经历,仍然感慨不已。
目前,威瑞泰公司的技术和产品较好地解决了由于石油开采中油井不断加深,原油含水量大幅度增加,需要进行油水分离的问题,在多相流计量分离领域已取得了“技术国际领先、业务稳步发展”的良好局面。张超明兴奋地告诉我们:“公司现在的业务量每年都要翻几番。香港有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在和我们接触,准备投资500万美元拿下10%的股权,我们正在考虑当中。”
筹10万美元回国创业
十多年前,已拥有硕士学位的张超明毅然出国,在美国的大学校园里潜心研读了8年,直到完成博士后课题研究。这时,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和一个个“海归”成功创业的故事坚定了他回国创业的念头。
从2000年起,张超明和在同一家公司供职的王建荣博士等朋友,经常聚在一起谋划回国创业的事情。张超明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年的情景:“很长一段时间,几个哥们儿一有空就聚集到我家里来,筹划回国创业的事情。由于一直只有想法没有行动,我的妻子还常常拿此笑话我们。”经过长时间酝酿,张超明和王建荣等人于同年8月在美国成立了威瑞泰科技公司,作为将来回国投资的母公司,并准备了几个技术项目。
2002年8月,张超明和王建荣筹集了10万美元资金,在考察了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之后,最终在宁波保税区留学人员创业园注册成立了威瑞泰科技发展(宁波)有限公司,以主要用于石油生产中的油、气、水多相流计量分离作为启动项目。
张超明说,选择保税区,一是看中这里有比较好的政策、资金、服务环境,二是这里距离港口近,便于产品出口。公司创办之初,就与美国塔萨大学多相流量计集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并组成了一个有6位博士参与的研发团队。
资金紧张时屡遇“救星”
同许多“海归”企业最初的情形一样,威瑞泰公司同样遇到了资金紧张的困难。第一次发生在公司创立不久。公司接到了中海油的一个12万美元的订单,但由于业务没有预付款,公司没有钱买原材料,甚至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当时可以说是揭不开锅了”。第二次是自己公司的产品在中原油田试用成功后,公司希望召开一个行业国际研讨会,但需要资金20万元,而公司的账目上总共才10万元不到。第三次是去年初拿到了1600万元的订单,但如此庞大的业务让公司不堪重负,更别提购买原材料的钱了。
幸运的是,张超明每一次生死关头都遇到了“救星”。“救星就是我身边的保税区,甚至有干部在我最危急的时候,用自己的房子抵押贷款帮助我公司渡过难关。”
2003年,威瑞泰获得宁波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30万元的资助,保税区也给予50%的配套;2005年底,公司研发的“基于柱状旋流气液分离技术的多相流量计”更被列为国家创新基金项目,获无偿资助115万元。张超明说:“这些资金真是雪中送炭,帮了我们的大忙。”
■创业心得
张超明说,回国前要把困难想足,比如市场问题,很多留学人员以为自己的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国内市场肯定没问题,但事实上开拓市场远远不是这么简单。还有一些人在国外学到先进的管理技术,就照搬到国内来,但理论和实际相差很远,不一定适用。所以要有好的心态,在实践中虚心学习。此外,一旦决定回国创业,就不要打退堂鼓。有的人决心不够大,想想自己万一失败了还有国外的退路,这样的心态很容易动摇自己的决心。其实只要坚持下来,就一定能成功。
中国北方的明珠-大连,已成为中国最具开放色彩的城市之一。大连保税区是中国东北地区唯一的保税区。大连保税区于1992年5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设立,是目前中国大陆开放程序最高、政策最优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