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原有候潮、引航、检疫锚地2个,第一引航锚地(亦称北方锚地),位于龙水岭航道与斗龙村北航道交汇处外侧附近,坐标20°58′03″N、110°37′18″E,以该点为圆心、半径740m的水域范围内,水深大于12m,底质为泥,锚抓力好,为本港2万吨级以下船舶的候潮、引航锚地。第二引航、检疫锚地位于广州湾湾口,该锚地水深大于11m,底质为泥及泥沙,本锚地东北角设有检疫灯浮标志。
10万吨级航道工程增设新的引航、候潮锚地,以满足船舶锚泊的需要,新设引航、候潮锚地位于龙腾航道入口处东南约16.8km处,以北纬21°1′24″、东经110°51′36″为中心,半径1.5海里的水域范围,面积为24.24km2,水深约20m,可供33艘10万吨级船锚泊。据钻探资料显示该区底质为淤泥,含少量中细砂,锚抓力好,床底较为平坦。该锚地自2000年10月投入使用后情况良好。引航员登轮点位于北纬21°02′18″、东经110°43′52″处。
开辟30万吨级航道考虑增设新的引航、候潮锚地以满足锚泊的需要。本港超大型船舶过驳锚地位于进港航道入口处东南30km处,中心坐标北纬20°57′、东经111°10′为中心,半径3海里水域范围,面积96.98km2。该锚地水深30~33m,底质为沙泥,水域开阔,海底平坦,可供79艘30万吨级船舶锚泊。亦可兼作30万吨级船舶候潮锚地。
大型船舶过驳锚地,位于北纬20°57'、东经111°为中心半径1.5海里的水域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