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口园区 » 港航专家 » 专家文章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收藏 关闭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现代物流

         2004年我国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全世界,而且已经摆脱了“地摊产品”的形象,开始进入沃尔玛、家乐福。中国的钢材、煤炭、集装箱、彩电、洗衣机、微波炉等一大批产品占据的世界产量榜首,而且这份产品目录还在每年增长。中国吸引外资的规模也居世界第一,还有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所有这些说明,我国成功地利用了比较优势,抓住了机遇,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的奇迹。

  但是有两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一是我们以全球7%的石油、30%原煤、27%的钢材、40%的水泥等资源支撑着占世界4%的GDP,这样发展能够持久吗?二是我们究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分到多少羹?香港利丰集团有一个“软三元”模型,是说如果一个产品的出厂价是一元钱的话,买到消费者手中是四元钱,有三元钱是在流通中增值的。如果按利润率来比较,流通环节的利润率可以达到生产环节的5-10倍。可是遗憾的是,中国出口产品的80%是外商负责物流、分销或其他流通服务的,进口商品也是80%以上按到岸价结算──由外商提供境外物流服务的。由于我们在整个价值链的分工上处在低端,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效益。

  上面的问题反映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存在着两大制约因素,一是生产成本虽低,但是交易成本高,其中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是一个主要因素,影响了效益,也影响了整体竞争力。据上海外经贸委的一项调查表明,上海外贸企业的物流费用相当于销售额的18%,而美国和日本分别是5%和11%,其中主要是周转慢、损耗高,结果抵消了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二是“中国制造”缺少“中国物流”、“中国分销”等服务体系的支撑,获得的附加值低,也难以为继。所以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正是党的十六大给出的回答。我国的现代物流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很快,已成为经济领域的一个热点。究其原因,除了对外开放的促进作用之外,更主要的还是国内市场的逐步成熟,推动了物流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外开放使得一批已经与国际接轨的企业开始按国际标准管理、运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把现代物流的理念和实践带入中国,他们一方面采用整合的方法,在优化流程的基础上用信息系统把先进的管理制度固化下来,并以信息技术实现精细化管理和全程的监控;另一方面采用专业化分工的方法,普遍实行非核心业务的外包,并与合作方建立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这样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整合与外包,就成为现代物流的“标准模式”被引入中国。很快地现代物流模式也被引入与国际接轨的国内企业,对外开放的程度与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呈现一种正相关的规律。

  第二,改革开放也促进了国内制造业和分销业的集约化,形成了大市场、大网络,为物流的整合优化提供基础。据2003年全国500强企业的统计资料,其营业收入已经相当于全国GDP的77%,其中制造业367家的营业收入相当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的95%。不仅出现了一批大型企业,有些已经走向了国际市场,还促进了制造企业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建成供应链,分销企业迅速地连锁化,产业的集约化进程明显加快,这是现代物流的市场基础,只有集约化的产业才能形成大范围的物流网络,才会形成“干线运输+区域配送”的物流模式。

  第三,生产方式开始转变,需求驱动的生产方式正逐步替代传统的为库存而生产的方式。以海尔、联想等公司为代表的“订单生产”模式,把产品储备变为生产能力的储备。这种变革要求上下游企业的协同能力和迅速的应变能力,也要求供应物流采取“准时制”(Just In Time),至于那些升级换代迅速、市场风险较大的产品则更是要求实行“零库存”生产。连锁分销企业则采取集中采购和小批量、多批次的配送方式,既满足客户需求,又能降低市场风险。在这样的需求推动下,物流管理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

  可以说是市场需求推动了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当然现代物流也支持了我国的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和分销业的集约化、国际化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发展现代物流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物流虽然基础差、起点低,但是已经取得了很可观的效益。让我们来看看近三年的变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全国工业流动资金年周转速度比2000年增加0.38次,相当提高速度23.5%,商业流动资金年周转速度增加0.46次,相当提高速度18.2%(其中库存周转速度提高38%)。幅度不算惊人,但此两项便可直接节约流动资金占用规模22.5%,达19700多亿元。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展示了其中巨大的效益空间。

  问题

  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障碍。讲到问题,无非是三个方面:市场需求是否成熟?供给资源是否满足?体制环境是否适宜?现代物流也地发展需要这三方面条件的配合,一个也不能少。

  从市场需求来看,我国还没有摆脱“二元经济”的格局,多数产业还处在“小、散、差、乱”的状态,传统生产方式依然占主导地位。在观念上多数企业还没有整合优化物流全流程的观念,也不习惯物流业务外包的观念。从供给方面来看,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还远不能满足需要,功能性的物流服务平台如运输、仓储、货代、配送等还没有实现规模化、标准化,服务网络不健全,特别是国际物流服务的网络几乎是空白,还有就是物流人才的匮乏,特别是精通国际物流业务和管理的高级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这些情况表明,我国的物流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是更应关注的是体制环境存在的问题,因为上述许多问题往往就是体制原因造成的,未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成败和快慢,也依然要取决于体制环境是否能够改善,政府的定位和政策导向。

  让我们来以公路货运的发展为例来说明这个关系。公路货运是改革较早的一个领域,所以发展很快。据统计2003年与1978年相比,公路货运量在全部运输量的市场份额从34.2%上升到74.3%,货运周转量从2.8%上升到13.2%。由于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公路货运已经成为干线运输的市场的重要力量。但是很长一个时期以来,公路货运基本上处于个体司机竞争的市场,竞争的形式靠低价-超载的恶性循环,低价-超载的竞争又进一步淘汰那些组织化程度高、技术装备先进、服务规范的企业,结果使得一个行业长期处于这种原始初级的状态,与此同时还造成公路破坏严重,交通事故频繁,市场秩序混乱。对于长期性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应从制度上找原因。现行的货运市场门槛过低,使得运营成本的竞争成为唯一因素,加上政府监管不统一,执法不严,违规作业的收益大于可能的风险,必然导致低价-超载成为最有效的竞争方式。今年国家有关部门联合治理超载,给公路货运行业带来转机,如果能够治标又治本,我相信公路货运是可以走向组织化、高科技、规范化这样一条现代货运发展之路的。有些企业已经开始考虑购置先进的车辆、装备,有些在筹划连锁经营,政策的“杠杆”显示出敏感的导向作用。历史上,发达国家也都有过公路货运超载或其他恶性竞争的经历,只要制度引导得当,监管严格统一,就会促进产业的有序竞争,走上一条健康发展之路。如果我国在税费制度、能耗、污染、安全等方面设计一套合理的标准,并严格监管,就会形成一种保护产业门槛,既公平又合理,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有必要的保护。在这方面政府必须解决条块分割的体制,综合研究政策环境对产业的导向,并改变监管、执法不规范统一的问题。

  令人欣喜的是在有关政府部门考虑“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时候,已经有了这些方面的安排。国家最近有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还建立了联席会议机制,共同协调物流发展的规划和政策,一个有利的制度环境建设在实实在在地前进。

  展望

  2005年,根据加入世贸的承诺,物流业和其他服务业将结束过渡期,向外资全面开放,国际物流巨头不仅进入中国市场,还将把国际物流的竞争带入中国市场。物流界也在讨论究竟是机遇还是挑战?我认为机遇多与挑战,我国物流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首先将会促进我国国际物流体系的建设,过去几乎是一张白纸,现在终于要起步了。发展过程应该与制造业开放的进程相类似,即以市场换技术、人才、网络,最终形成中国的物流服务体系。我们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的开放经验,又有像海尔、中集、TCL等这样一批探索国际化道路的先驱企业,还有中国制造的产品竞争优势,相信一定会成功。

  其次是会带动国内产业的集约化,创造发展现代物流更好的市场环境。外资进入中国要利用中国的资源来整合、提升,对国内企业来说是很好的合作发展的机遇;同时也促进国内的制造业整合供应链,分销业的连锁化。

  第三是促进国内产业改变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需求驱动的订单生产方式,JIT配送方式,“零库存”或VMI(供应商管理库存)等将会越来越普遍,信息化支持下的科学管理水平将根本改变我国的经济效益水平,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

  会不会给国内市场带来冲击?答案也是肯定的。但这不过是产业升级的代价,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代价。我们将会看到: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将进一步多元化,更多、更先进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将建设起来;运输、仓储、货代、配送等功能性服务将更加标准化、规模化,物流装备将更加安全、节能、环保,效率更高;在上述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定制化物流服务将更加专业化、能为制造业、分销业和人民生活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我们也将会看到,中国的物流服务网络将走出国门,向中国制造的产品一样,遍及全世界,而且服务质量一流、规范。

  尽管这样的目标不是短期内能够一蹴而就的,会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没有其他的选择,必须坚定地向前,去迎接明天。

我也评两句昵称: 验证码:
匿名
专家简历
戴定一

戴定一

  1947年8月出生于上海。1984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研究员职称,兼任中国物流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流通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家经委、物资部、内贸部、内贸局等政府部门工作,主要承担流通领域的信息系统建设、宏观形势分析和预测等。先后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获得政府特殊津贴,获得内贸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称号。2003年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以来,主要负责信息、科技、标准化等方面的工作。曾参加国家的科技中长期规划(负责物流科技中长期规划的专题研究),并参加了《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与技术经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