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手掌大小的“红匣子”,静静地挂在一只集装箱的门栓上,它只值50元钱。就是这只不起眼的“红匣子”芯片中几乎储存了集装箱的所有信息…
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发明的抓斗为他赢得了“抓斗大王”、“工人发明家”的称号。此后他先后直接参与完成了130多项技术创新项目,申请或授权了51项国家和国际专利,其中8项获国家专利,9项获国际发明金奖。
2006年,他凭着集装箱电子标签装置(“红匣子”)在引领港口作业智能化、自动化的发明,一举夺得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4项金奖,成为这个国际发明界最权威的展会105年来一次获奖最多的人…当时法国评委会主席预言,他的这项发明“将引发一场改变人类运输方式的革命”。
6月3日在上海举办的比利时泽布鲁日港口对接会上,中国国际海运网记者采访了这位传奇“发明家”。他就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包起帆。
包起帆:一个“匣子”引发的革命
——访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包起帆
“透明”的集装箱
集装箱智能化、自动化——这是上海要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需要,也是上海港自身发展的需要。
早在2001年,上海港就开展了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的研究。去年3月10日,“中海宁波”号班轮从上海港驶往美国萨瓦纳港,开始了全球第一条集装箱电子标签国际航线的运营。截至目前,集装箱电子标签中美航线共开航46个航次,完成了6746个标准箱的实船试验,试验表明系统运行正常,可以实时在线监控集装箱运输状态。而这半年中,加拿大、日本等国的物流商,尤其是食品供应商主动找到上港集团,要求开通电子标签航线,以确保货物安全。
记者:发明集装箱标签电子系统是基于什么原因?
包起帆:近些年来在整个集装箱运输过程中安全方面的隐患时有发生,特别像偷渡、走私、盗窃的状况尤为严重,可以说每年在集装箱失窃方面的案子屡屡不断。因此,现代集装箱物流迫切需要一种智能化电子标签系统,实时记录集装箱运输中的箱、货、流信息,以及相关的安全信息,并借助全球网络环境实现集装箱物流的全程实时在线监控,以提高集装箱物流的透明度、安全性和效率,提升集装箱物流的整体服务水平。
我们现在整个集装箱物流过程透明度不够,比如货主有个箱子要运到美国去,货主把这个箱子交给货代以后,实际上他只能听从于货代,货代说货到了哪里就到哪里,他本身是不掌控的。有时候集装箱到了码头因为班轮爆舱了,箱子根本就没上船,但是货主得到的信息是已经上船了,而实际箱子还滞留在港口。这种状况就是说货主本身是不掌控的,我们讲现代化的运输就应该提高透明度,那么我们现在研发的新系统就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零”的突破
中国是集装箱运输的第一大国,港口吞吐量第一大国,集装箱制造的第一大国,在这么多第一的背后,中国却从来没有牵头制定过一项国际标准,集装箱电子标签国际标准的问世是一个“零”的突破。
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集装箱通信与识别技术委员会第16次会议上,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经过长达5个小时的讨论,通过投票表决,最终通过了由中国提出的制定集装箱电子标签国际标准的新议案,最终任命主持这一工作正是包起帆。
记者:电子标签系统如何做到“实时在线”的?
包起帆:这个“实时”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在第一时间就发生的;“在线”就是网上的;“全程”就是说整个集装箱物流从装箱到拆箱的全过程,它是一个完整的监控系统。
就是说货主把箱子锁上门安装我们电子标签后,整个物流过程中相关的所有人经过授权都可以在网上看到,可以精确到我几点几分几秒在哪里把这个箱子锁好,装的什么货?到哪里去?(集装箱的电子标签,也可以说是集装箱的电子锁)因为它有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港口码头的道口有一个读写器,集装箱卡车一过自动就“上网”了,如果你这个箱子被打开过,它就立刻报警,报警信息可以第一时间通过手机与所有相关人士联网,甚至可以告知海关关长。同时在码头岸边桥吊上也装有读写器,只要箱子一跨过桥吊也就“上网”了,货到国外港口,在中国的发货人在家里就可以一目了然,这个流程甚至可以追溯到收货人的拆箱点。
记者:目前这套系统的应用情况如何,对于相关合作有何期待?
包起帆:我们已经在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航线上做了6000多个TEU,(上海港)现在已经开通了中国到日本、中国到加拿大航线。我们起草的中国的国家标准已经发布,并取得了制定国际标准的授权,我们实现了中国航运界在制定国际标准上“零”的突破。
这个事情今天康树春总裁也有谈到,我们与中国国际海运网能够很好的合作,康总近来提出了新的设想。我们的系统可以和保险公司、海关、商检和银行合作,拿保险来说,比如我的箱子到港后少了10台电视机,那么是少装了还是被盗了?以前这个事就麻烦了,谁都不承认自己的问题,那么有了这套系统后就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你,是在哪一个时段,哪一个地点被盗了,这个证据是实时在线的,具有说服力。
上海是开放的,上海国际港务局也是开放的。
记者:现在港口发展最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包起帆:港口本身而言就具有服务功能,港口是物流的枢纽,港口企业本质是为社会提供服务,进出口贸易多了,你港口的吞吐量自然就上升了。今天的港口要提升自己能力,要强化自己的服务功能,要把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过去港口往往忽略了很多细节,忽略了很多对自身的要求,人家说“萝卜多了不洗泥”。港口能力短缺,就会成为“港老大”,这是过去的状况,现在“萝卜不多了”你也该把泥洗干净了,应该把自身的服务做的更好才行,不能只关注量的发展而忽略了质的提升,所以我们要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来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我想这就是今天港口发展的关键所在。
记者:泽布鲁日港今天来到上海举办对接会,这会对上海港起到什么作用?
包起帆:我认为这个推介是很好的,比利时泽布鲁日港上门来推介,本质上来讲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对上海港口的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实际上就是人家“找上门”来把自己的港口推介给上海,说明他们是关注上海。他们把上海当作 “点对点”对接的一个对象,本身就是对上海港的一个促进,他的意义应该等同于上海到世界上去推介,因为推介都是相互的。他们的推介会也等于帮上海港在做工作,作为上海港来讲我们应该感谢泽布鲁日港所做的工作。
后记:在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征途中,上海港不仅需要硬件支撑,更需要软件的提升,通过在业界的持续创新,上海有能力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引领航运发展,站在航运界潮头的国际地位,这是上海早日成为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航运中心的必然选择。
采访进行中,包起帆接到秘书发来的一条手机短信,他高兴的拿给我看,信息上说:“包总,我们的标准编号下来了,是ISO/NP18186…”【国际海运网记者 刘宇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