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大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势迅猛。1998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312万TEU,1999年增至1500万TEU,今年1~6月已突破1000万TEU。而与此同时,合资建设和经营集装箱码头呈现方兴未艾的局面,青岛港刚刚与英国铁行集团澳大利亚港口公司签约合资,上海港外高桥港区一期的合资事宜和宁波港北仑集装箱码头的合资项目即将有所定论。这些项目连同上海SCT和盐田等大手笔的合资举措,让世界港航界刮目相看。中国集装箱港口已经成为外资乐于开发的沃土。
一、吸引外资来发展中国的港口事业,这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84年8月,国务院领导在听取交通部党组汇报时指出:"沿海建港是个大问题,不适应的问题很大,非引进外资不可";"看来在利用外资上,决心要大一点。凡是来建港的,用地、税收等要放宽些,税收要优惠一点。"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中外合资建设港口码头优惠待遇的暂行规定》,提出中外合作期可超过30年,所得税可在建成后第一个五年免交,第二个五年减半,以后困难的经批准尚可延长;允许合营企业兼营投资较少,利润率高的项目,互相补偿。1993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以后,交通部加快了港口对开放的步伐,颁发了《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交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鼓励中外合资建设并经营公用码头泊位,允许中外合资租赁码头,允许中外合作经营码头装卸业务,允许外资建设货主专用码头和专用航道。在上述政策的鼓励下,中外合资经营与建设港口取得重大突破,尤其在集装箱运输方面,合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中国大陆组建中外合资集装箱码头公司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1987年12月5日,南京港务局与美国英塞纳码头公司共同组建了中美合资南京国际集装箱装卸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个中外合资集装箱码头企业。同时,天津港与挪威布吉尔航运公司合资改建了集装箱码头。80年代末90年代初,广东港口相继出现了好几个沪港合资集装箱码头;福州港也在1991年成立福港合资榕恒集装箱有限公司;张家港港与香港永嘉投资有限公司于1992年合资成立张家港永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但在1992年以前,这些合资企业相对规模较小,合资的股份中,均为中方占51%,外方占49%。
1993年8月,上海港集装箱综合发展公司与香港和记黄埔上海港口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了当时国内最大的港口合资企业--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SCT),拥有7个集装箱专用泊位,总投资56亿人民币,双方各占50%。这在合资规模和双方股比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公司成立以来,码头规模不断扩大,生产业务迅速增长。目前经营宝山、张华浜、军工路3个集装箱专用码头,计10个泊位,总长度2281米;码头前沿水深-12.5米。1999年,公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60万TEU,占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61.9%。从1993年8月至1999年10月11日,公司已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00万TEU。公司正在实施宝山码头的改扩建工程,预计在2000年底完成,改建后的宝山码头将能停靠第4代兼顾第5代集装箱船。
继上海港之后,香港和记黄埔港口控股有限公司与深圳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于1993年10月合资成立了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4亿元港币,其中和记黄埔占73%。这是由外方控股的大型集装箱港区,较之上海集装箱码头公司在股比上有了进一步的突破。盐田港合资以来,相继建成6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码头总长度2350米,前沿水深-15米,设计通过能力200万TEU。1999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8.8万TEU,约占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的53%,公司已开辟23条覆盖世界各地的国际航线。
在上海港和深圳盐田港之后,规模较大的合资集装箱码头企业主要有:
(1)大连港集装箱综合发展公司与新加坡港务局合资于1996年7月成立的大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总投资40亿元人民币;1997年12月,马士基航运有限公司也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公司目前拥有4个集装箱专用泊位,码头长度1161米,前沿水深-14米,年设计吞吐能力110万TEU。1999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2.68万TEU,占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的85%。
(2)厦门海沧港务有限公司与香港和记黄埔合资经营的厦门国际货柜码头公司,注册资本9亿元人民币,其中厦门海沧港务有限公司占1%。该公司正在建设之中,目前已建成1个集装箱专用泊位和1个多用途泊位,码头长度500米,前沿水深-13.3米,是厦门港唯一能靠泊第四代集装箱船的码头。1999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万TEU。
(3)招商集团、中国远洋运输公司、英国铁行和香港太古洋行共同投资组建的蛇口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亿港元,投资总额18亿港元。公司拥有2个5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码头长度650米,前沿水深-14.5米,设计集装箱吞吐能力55万TEU,1999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7.5万TEU。
(4)福州港务局与新加坡港务集团、香港恒基集团于1998年5月合资成立的,福州青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福州青州仓库储运有限公司、福州鳌峰集装箱业务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共计投资7.3亿元人民币,其中中方占股份的51%。目前,青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有3个1.5万吨级和1个5000吨级的集装箱专用泊位,1999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05万TEU,占福州港集装箱吞吐量的75.8%。
(5)珠海市港口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与香港和记黄埔三角洲港口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珠海国际货柜码头(高栏)有限公司和珠海国际货柜码头(九洲)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的注册资本分别为7000万美元和5200万美元,双方各占50%。两家公司年处理集装箱能力60万TEU,1999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5万TEU。
(6)天津港务局和海陆新世界(天津)有限公司于1999年1月合资组建的天津港东方海陆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920万美元,中方占51%,公司目前拥有4个集装箱专用泊位,码头长度1158米,年设计通过能力80多万TEU,1999年完成46.1万TEU,占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的35.4%。
(7)香港太平洋有限公司与厦门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经营的厦门象屿码头有限公司,总投资额3.6亿元人民币,主要由港方控股。目前公司有集装箱泊位1个,码头长220米,前沿水深-12.2米,设计通过能力25万TEU,1999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28万TEU。
(8)赤湾港航股份有限公司、嘉里建设(香港)有限公司、招商国际有限公司和香港现代货柜码头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深圳凯丰码头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600万美元。公司目前拥有5万吨的集装箱泊位2个,前沿水深-14.5米,1999年完成集装吞吐量35万TEU。
此外,规模较大的还有秦皇岛港务局与香港银都机场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秦皇岛银港集装箱港务有限公司,大连港务局与中海集团、新加坡港务集团和大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大连大港中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以及深港合资的深圳海星港口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15万美元)、广东三埠与香港合资的三埠港客货运输合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1.6万美元)、广东潮阳市的香港独资企业海门港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998万美元)等。
今年7月刚开业的有青岛港务局与英国铁行集团澳大利亚港口公司合资的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责任有限公司,注册资金7.63亿元,公司目前有集装箱泊位6个,码头长度1140.5米。
今年正在组建的有上海港务局与香港和记黄埔、中远、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合资的上海外高桥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尚在报批之中),四家股东的股比分别为40:30:20:10。宁波港务局与香港和记黄埔合资经营的北仑集装箱码头也在报批之中。
至2000年10月,沿海主要港口中,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厦门、汕头、深圳、珠海等港,以及长江的南京港、张家港港均有中外合资集装箱码头。此外,广东地方港口中,共有中外合资集装箱码头企业37家,其中沪港合资企业30家,外商独资企业5家。
从总体上看,香港企业投资最多,而其中执牛耳的是和记黄埔。
二、毫无疑义,合资集装箱码头为推进中国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积极意义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解决港口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在"以港养港"的财务体制下,大陆港口难以有巨额资金投入集装箱码头建设,在建好码头后也没有更多的资金添置或更新集装箱专用机械,这种状况无法适应高速增长的集装箱运输业务。采用合资建设和经营的办法后,立即使资金矛盾得到缓解。中方可以通过合资回拢的资金滚动开发建设新的集装箱码头,从而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上海SCT码头,于1993年8月合资后的短短两年内,就提前完成了工路码头4个件杂货泊位改造成集装箱泊位的工程,并添置了大量的装卸机械,使上海港集装箱泊位从7个增至10个,吞吐能力从50万TEU增至170万TEU,基本满足了当时港口发展的需要。深圳盐田、蛇口、赤湾港区集装箱业务高速发展的事实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二是带来了相对先进的集装箱码头管理理念、方法和管理技术。如大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采用新加坡港务局的电脑管理系统,形成了一流的管理体系,使公司的作业效率和服务置于国内领先地位,岸机单机平均效率最高达47自然箱/小时,干线船平均在港时间6.2小时。1999年4月,公司获香港《亚洲货运》"最佳集装箱码头"奖;同年8月获《中国航务周刊》"作业效率最佳集装箱港口"奖。上海SCT码头无线终端系统项目已投入运行,在1999年中国船东协会举办的首届中国货运业大奖评比中,公司一举夺得"最佳综合服务港口和"最佳科技进步港口"两项大奖。
三是有利于与世界航运、港口网络建立有机的联系,从而纳入全球性物流系统。目前在中国大陆集装箱港口投资较多的香港和记黄埔、新加坡港务集团、英国铁行公司和香港招商局集团等都在注重构筑全球性港口联盟,拥有广泛的信息网络,这就有利于港口合资企业在中国加入WTO后更有效地加快全球化进程,更有效地应对世界航运市场更趋激烈的竞争。
四是有利于培养一批新型的港口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这些中外合资合营企业都十分重视员工的培养,大都送到香港、新加坡、欧洲去培训,显然有利于加速形成一支外向型的集装箱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有利于缓和目前这方面人才欠缺的矛盾。可以说新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是决定中国港口在新世纪能否再创辉煌的关键因素。
五是有利于我国港口企业的制度创新。在大多数港口仍然处于政企不分的情况下,合资合营企业移植外方投资企业的体制和机制,脱胎换骨,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更具有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总之,尽管在中外合资合营方面,由于法制尚不完善,而且缺乏经验,出现过一些尚需改进的问题,但是,中外合资合营集装箱码头的成效是不容否定的。
三、最近召开的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朱镕基总理在《建议》说明的报告中,再一次强调:"进一步加强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是今后五年至十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从我国港口的现状和21世纪发展需求来看,港口内部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将是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其中集装箱泊位和能力的不足已经比较明显。必须加快在各个主要枢纽港建设集装箱码头,增加更多的投入来添置集装箱专用机械,改进集装箱管理和信息系统,提高通过能力、装卸效率和服务质量,尤其要建设好国家已经确定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这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加入WTO后的对外贸易发展均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仍然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根本方针,继续推行和完善中外合资建设经营集装箱码头的政策,欢迎更多的外资企业来中国大陆集装箱港口参与建设和经营。当然,我们也要鼓励国内更多的企业投资港口建设。我们注意到,我国正在加快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原由交通部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的港口都将下放,并尽快完成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就使国有大中型港口企业能够以自然人的身份,打破地域界限,可以根据需要投资到其它港口去建设和经营集装箱码头,形成自己的码头系统或联盟,以便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这样,必将会使我国集装箱港口的合资合作开创新的局面。
上海市交通港口局调研员,中国航海学会航海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复旦大学长三角港口发展研究中心秘书处召集人,上海船东协会副秘书长。曾任上海港务局宣传部副部长、上海港口志编撰办公室主任、中国港口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港口杂志总编。主要课题研究成果 1、主编《上海港史》,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获全国水运史优秀作品二等奖。2、课题《上海综合交通发展研究》主要执笔人之一,获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一等奖。3、课题《山东省水路运输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第一执笔人。4、《中国近代港口图录》副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出版。5、《上海城市立体交通一体化发展研究》主要执笔人之一,获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二等奖。6、《...